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山東外貿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進出口2.89萬億元,同比增長4.7%。在全球化浪潮發展背景下,這份數據不僅體現了山東經濟的韌性,更折射出經濟大省在轉型升級路上的堅實步伐。
全域開放格局正在形成
山東16個城市中,11個城市進出口實現正增長,濟南以28.7%的增速領跑全省,聊城、棗莊、煙臺、泰安等地增速均超過10%。這一區域格局的變化意味深長。過去山東外貿過于依賴少數沿海城市的局面正在改變,內陸城市開始成為新的增長極。
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其28.7%的高速增長體現了省會經濟圈的輻射帶動能力。而煙臺作為傳統外貿強市,依然保持14.7%的較快增長,顯示其基礎雄厚。更值得關注的是,聊城、棗莊等內陸城市的異軍突起,表明山東全域開放格局正在形成。這種多點開花、多極支撐的區域外貿格局,比單一城市的獨秀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為未來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打下了堅實基礎。
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前10個月,山東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6.1%,占全省外貿總值的65.5%。相比于加工貿易,一般貿易的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一個地區的產業競爭力。
山東一般貿易占比提升,說明其外貿方式正在從“掙辛苦錢”的加工制造,向自主品牌、自主營銷、高附加值轉變。
與此同時,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也保持穩定增長,三種貿易方式形成了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格局。這種貿易結構的優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山東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結果。
民營企業持續挑大梁
民營企業進出口2.19萬億元,增長6.4%,占全省外貿總額的75.8%,民營企業作為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市場敏感度高、創新意識強,其在外貿中占比提升,意味著山東外貿的內生動力增強。這些企業深耕細分市場,對國際市場變化反應敏捷,在產品研發、品牌建設、營銷網絡構建上更具積極性。山東民營外貿企業的茁壯成長,既是改革開放成果的體現,也是市場活力充分迸發的證明。
產品升級趨勢明顯
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1%,占出口總值的48.8%,其中游戲機、電子元件、汽車等出口增長迅速,分別增長36%、20.1%和13.5%。這一產品結構的變化,是山東外貿最令人欣喜的進步。機電產品占比近半,且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增長迅猛,說明山東出口商品結構正在優化。
特別是游戲機出口587.5億元,增長36%,這一數據可能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它表明山東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和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農產品出口保持穩定增長,顯示山東作為農業大省的優勢仍在。在進口方面,原油、金屬礦砂進口值保持兩位數增長,滿足了山東作為工業大省對原材料的需求,同時也為全球資源出口國提供了市場機會。
山東外貿的“進”,來自區域格局優化激發的內生動力,來自產品結構升級塑造的新競爭力……面向未來,山東外貿發展依然面臨著多重挑戰。但有了前10個月打下的堅實基礎,山東有底氣在國際貿易的大風大浪中繼續穩步前行。
外貿是觀察一個地區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窗口。山東外貿的“韌”與“進”,展現的不僅是外貿本身的活力,更是山東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效,為全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信心與力量。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