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夏糧播種面積6044.4萬畝、居全國第二;單產達452.8公斤/畝、居全國第一;總產達547.4億斤、居全國第二,同比增量全國第一。
糧食穩,天下安。山東是糧食大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責任重大。這組沉甸甸的數據,是山東下足“繡花功夫”,做好糧食安全“大文章”的詮釋。
精耕細作,良種良法“量身定制”。作為全國小麥育種強省,山東在小麥品種創新方面有突破。2018年—2024年間,山東省審定小麥品種達251個。2024年全國推廣面積前10位的小麥良種,有4個是山東培育的品種。山東各地可根據區域特點選擇最適宜的優良品種,確保大面積穩產增收。在良種推廣的基礎上,山東還創新推出“因地施策”的增產方案。針對膠東、魯中、魯西北、魯西南、濱海鹽堿等不同地域特點,以及6個省級引領區和中低產區的實際情況,為各類作物“量身定制”集成化增產技術體系。全省1.8萬名農技人員常態化開展巡回指導,創新開設“田間課堂”,將先進農業技術送到每一戶農戶手中,實現技術服務全覆蓋。
精準服務,搶抓農時“分秒必爭”。今年夏季,山東遭遇持續干熱風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嚴峻挑戰。為最大限度降低災害影響,農業農村部門聯合水利、氣象、黃河河務、交通等多部門,建立起高效的農業防災減災應急聯動機制,對糧食生產實施全周期、精準化監測預警。全省累計引水春灌39.3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1.6%;同時強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開展增雨防雹作業576輪次,增加降水約2.27億噸。依托遙感監測等現代技術手段,山東科學調配農業用水,有力保障了小麥關鍵生長期的用水需求,為夏糧穩產豐收贏得寶貴時機。
精打細算,農機迭代“精益求精”。2024年山東新增復式精量條播機2345臺,播種精度達厘米級;今年夏收縱軸流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大規模投入使用,推動全省平均機收損失率降至0.7%左右。
然而,山東農機現代化步伐并未止步。即將于今年年底全面建成的鄒平市無人農場,預計減少農場勞動力70%以上,綜合生產成本節約不少于10%,單產增產比例不少于5%。山東農業機械化水平正在朝著智能化、精準化的方向不斷邁進。
細流匯成江海,細壤壘起高山。糧食安全這個大命題,需要從細處著手、向實處發力。只有下足“繡花功夫”,把工作做細、做精、做扎實,才能讓每一寸農田都成為豐收的沃土,才能牢牢端穩中國人的飯碗。
(大眾新聞記者 王瑛琪)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