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望岳談丨新質生產力繪就新“豐”景

來源:大眾新聞  2024-09-22 18:36:00
A+A-
分享

  在傳統節氣中,秋分標志著農作物的成熟期到了,是農民收獲的季節。

  紅彤彤的高粱穗子隨風搖曳,金燦燦的稻穗鋪滿了稻田,一串串成熟的獼猴桃掛滿了枝頭,成串的葡萄掛滿枝頭,散發著誘人的清香,青背、白肚的大閘蟹肥嫩鮮美。豐收在望,田間一派忙碌景象。

  作為農業大省,山東播撒種子“芯片”,持續探索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向新質生產力要效益。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迎來“一人能管萬畝田”,“創新力”正在田間地頭轉化為“生產力”。

  豐收在望,豆莢沉實。“齊黃34”高產穩產、耐逆、廣適,成了我國種植范圍最廣大豆品種;“鄆豆1號”最高畝產369.7公斤,連續兩年刷新山東夏大豆高產紀錄;“圣豆101”被譽為百里挑一的好品種,百粒重達24克,耐密優質且高產......育出好種子,才能種出“金豆子”。

  不止如此,山東堅持培育上新新品種,一批“魯”字頭良種持續上新新品種,讓更多良種走向田野。

圖源央視三農

  豐收的背后,科技的力量舉足輕重。山東農機的總產值占到全國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農機大省。如今,智能化農業機具、無人機、無人駕駛、云計算等“技術活兒”紛紛“上崗”,2023年,有這樣一組數據:山東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9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大宗經濟作物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林牧漁加業機械化率總體達到60%。不僅如此,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如今的“鐵馬”,新農機裝備“科技范兒”越來越濃,借助智慧農機,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在手機上“種田”,種地從“靠經驗”到“靠數據”。

  從昔日的“人拉肩扛”發展到“機器換人”,現代農業不能單純靠機不靠人,怎樣靠人?靠什么樣的人?伴隨著農業現代化與新質生產力緊密聯系,愛農業、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善創新的“新農人”不可或缺。在聊城市茌平區耿店村,“棚二代”有110多人,他們不僅建起了現代化蔬菜大棚,還帶來新知識、新業態、新技術;在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王元虎返鄉搞起黑豬養殖,打造集科研、種殖、養殖于一體的農業農創園;在濰坊市昌樂縣唐家店子村,梁其安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帶領合作社培育高品質西紅柿,并創立了“黃金籽”西紅柿品牌,一年銷售額超8000萬元……一批批新農人扎根鄉野,嘗鮮新技術、涉足新業態,成為了鄉村振興的“興農人”。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放眼田野,豐收已經開始,新質生產力正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大眾新聞記者 田汝曄)

編輯:郭艷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彩票| 陆良县| 奎屯市| 贵溪市| 江门市| 安西县| 长宁县| 正蓝旗| 大城县| 叙永县| 永宁县| 阳曲县| 武功县| 河南省| 台北县| 舞钢市| 蒙山县| 隆林| 潜江市| 博乐市| 车致| 荆门市| 普定县| 讷河市| 泗阳县| 和龙市| 久治县| 临西县| 塔河县| 万全县| 黔南| 茌平县| 广德县| 乌什县| 汨罗市| 岑巩县| 虹口区| 两当县| 灵丘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