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向“智”向“綠” “齊魯糧倉”豐收在望

來源:新華社  2024-09-18 17:33:04
A+A-
分享

  中秋將至,走進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齊腰深的豆秧長勢正盛,成串的豆莢顆粒飽滿。

  “9月中旬是大豆的鼓粒期,對水肥需求較大,要做好數據監測分析,指導農戶精準種植。”不用身處田間地頭,產業園技術人員李昱就能通過數字大屏上的3D模型,實時了解園區墑情、蟲情、苗情以及氣象等信息。

  產業園的農田內布設了44套物聯網感知設備,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讓工作人員能高效管控園區5000畝核心育種田。“我們還建設了以大豆園區信息化管理系統、大豆園區生產監管平臺、大豆種子質量溯源系統為主的業務支撐體系,實現了全產業鏈智能化管理。”嘉祥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陳亮說。

  產業園的“智慧農田”給農民提供了“千里眼”和“順風耳”,也為高質量的大豆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種地講究‘七分種、三分管’。以前種地很操心,現在產業園給我們提供測土數據,讓我們可以根據每塊地里的氮磷鉀元素、有機質含量等情況針對性施肥,種地輕松了,每畝地還能省50元成本。”當地種糧大戶陳慶樹說。

  山東省嘉祥縣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大豆繁育基地內,大豆正處于鼓粒期。新華社發

  記者從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夏種以來,山東先后經歷持續高溫干旱、局地旱澇急轉等不利天氣。作為農業大省,山東堅持一手抓大面積單產提升促增產,一手抓防災救災減損失,持續夯實秋糧豐產豐收基礎。

  眼下,嘉祥縣鄉情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1080畝秋糧長勢喜人,一排排玉米植株健壯,一壟壟大豆生機勃勃。根據氣溫、光照等條件,合作社技術人員李華鋒在手機上就能進行田間管理。

  “近年來,我們加快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數字化和智慧化平臺應用,通過科技賦能充分挖掘地、種、肥、藥各要素和耕、種、管、收各環節的增產潛力,力保作物豐產豐收。”嘉祥縣農業農村局三級主任科員胡寶軍說。

  作為全國超級產糧大縣之一,菏澤市鄆城縣的田間地頭也是一派忙碌景象。日前,位于鄆城縣黃泥岡鎮的一塊農田內,多架無人機集中實施了飛防作業。“現在種糧太省心了,技術人員三天兩頭來地里指導,現在又給免費噴藥,精準又省力。”種糧大戶劉超群看著長勢喜人的玉米,臉上難掩喜悅。

  服務豐收的同時,山東多地還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今年我們依托財政資金,對縣內56萬畝玉米免費開展‘一噴多促’技術服務,示范帶動這一技術在全縣覆蓋,節藥超20%,防效提升10%,實現農藥減量增效。”鄆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朱以發說。

  鄆城縣一些種糧大戶還從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雇傭”了赤眼蜂,協助進行玉米害蟲防治,構建“以蟲治蟲”的綠色防線,進一步提升糧食質量。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農科人員正在玉米地里調查赤眼蜂治蟲效果。新華社發

  “今年,我們在鄆城等產糧大縣推廣赤眼蜂應用,釋放面積達15萬畝次,將使當地減少70%的化學殺蟲劑使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助理研究員代曉彥告訴記者,他們自2014年起從事天敵與授粉昆蟲的繁育與田間應用推廣,每年推廣赤眼蜂防治玉米田鱗翅目害蟲應用超20萬畝次。(記者葉婧)

編輯:趙倩文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进贤县| 微博| 广宁县| 南充市| 吉水县| 呼和浩特市| 清水河县| 交城县| 定兴县| 陈巴尔虎旗| 常宁市| 成安县| 广东省| 孟州市| 永年县| 平舆县| 鹰潭市| 英超| 科技| 吴江市| 金山区| 大新县| 满城县| 德惠市| 阜新| 灵山县| 建始县| 宁南县| 广安市| 遂川县| 万源市| 永吉县| 资兴市| 潼南县| 革吉县| 新河县| 柘城县| 永平县| 日土县|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