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電從海上來、風中來……齊魯大地綠色電力加速匯聚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2024-08-23 19:19:16
A+A-
分享

  盛夏時節,渤海灣海風陣陣,白色“大風車”星羅棋布。

  “這片海域正在建設的是山東能源渤中海上風電項目G場址一期40萬千瓦項目、B1場址續建10萬千瓦項目和E場址60萬千瓦項目。”山東能源電力集團東營公司副總工程師、工程管理部部長陳虎說,山能集團在渤中區域開發建設6個風場、共計550萬千瓦,全容量并網后預計年發電量180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近54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00萬噸。

  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利港風電碼頭,工人對海上風電塔筒進行吊裝作業。(□記者 盧鵬 通訊員 周廣學 報道)

  電從海上來、風中來。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山東堅持全域統籌、海陸并進,加快推進膠東半島核電、海上風電、魯北風光儲輸一體化等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齊魯大地綠色電力加速匯聚。

  6月30日,萊州大型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化項目一期正式并網,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光伏裝機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海上風電新增規模連續兩年全國第一,新型儲能規模居全國第一……“十四五”以來,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翻了一番多。

  作為傳統煤電大省,山東煤電裝機占比一度高達80%。隨著煤電行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大型煤電規劃建設、落后小煤電關停并轉、供暖燃煤鍋爐清潔替代等系列舉措的開展,山東煤電正由主體電源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年內將歷史性超過煤電,改變能源電力“一煤獨大”的局面。

  伴隨新能源更大規模、更高比例、更廣范圍接入電網,“綠電”消納利用壓力也在持續增長,成為全國能源高質量發展亟待破解的新課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作為新能源發用電大省,山東立足省內實際,聚焦新型儲能、充電基礎設施、分布式光伏等領域精準施策,提高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和綜合利用水平。

  去年7月,山東出臺國內首個長時儲能政策,明確電力市場容量補償標準,促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發展,為山東長時儲能持續健康發展添熱加溫。政策助推下,一系列“首個”“之最”落戶山東。今年6月,全球最大規模306萬千瓦壓縮空氣儲能基地在菏澤啟動建設,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獨立儲能電站在東營并網投運。目前我省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53.8萬千瓦,居全國首位。

  威海市昆崳山腳下,兩個形如“水盆”的大水庫坐落于群山之間。這里就是山東最大、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的國網新源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這座電站不僅規模大,更是眾多創新技術的凝結——累計取得專利授權55項、行業級工法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

  圖為國網新源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全景。(□通訊員 胡紅日 報道)

  瞄準世界能源科技前沿,山東著力為能源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近三年來,全省能源領域共187個項目納入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推薦目錄,其中38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7個填補國內空白。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統籌省內與省外、增儲與穩產,山東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產量穩定在8700萬噸左右,迎峰度夏期間日均產量23萬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居全國前列;電力強力保障,建成投運華汪熱電、信發9號機組等支撐性電源,截至7月底,發電總裝機達22258.4萬千瓦,上半年省內發電、省外來電分別同比增長4.8%和5.2%;油氣增儲上產,原油產量穩定在2200萬噸左右,占全國產量的1/10。

  能源發展向“新”,普惠民生向“實”。

  今年4月1日,國內首個跨地級市核能供熱項目——國家電投“暖核一號”三期首個供暖季圓滿收官,為煙臺海陽市、威海乳山市40萬居民實現127天持續穩定清潔供暖1250萬平方米,兩市供暖季PM2.5較核能供熱前分別下降了16%、15%,綠色效應顯著。

  明湖之畔,投用40多年的明湖熱電廠今年5月正式關停;黃河岸邊,“聊熱入濟”工程緊鑼密鼓盾構掘進。“‘聊熱入濟’項目橫跨聊城、德州、濟南三市,利用電廠余熱進行供熱。建成后將有效改善濟南城區的大氣環境質量,切實增強供熱保障能力。”濟南熱力集團和清公司董事長高海光介紹。

  沂水縣院東頭鎮上小莊村,紅色旅游的蓬勃發展讓當地用電需求大幅增加。“我們正在上小莊村開展‘零碳’鄉村電力引領新模式。”國網沂水縣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主任任永輝說,他們利用農村溝渠、屋頂、鄉村街道,建成V2G車網互動充電站、1.4MW光伏電站、“光儲直柔”零碳彩虹驛站等試點,改造堅強電網,滿足游客綠色出行需求的同時,周邊村民“辦電不出村”,村集體年增收益15萬余元。如今這種“零碳”鄉村電力引領新模式正為全面建設“紅區綠電示范帶”提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位于濟寧市兗州區的寧德時代兗州一期250兆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記者 呂光社 通訊員 金劍 報道)

  近年來,我省結合設備大規模更新改造,重點支持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各類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78.28萬臺,同比增長108.79%。“十四五”以來,全省農村電網累計完成投資336.91億元,戶均配變容量由2.65千伏安提升到3.12千伏安。隨著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深入推進,山東正通過構建農村新型能源體系助力鄉村振興。

  當下,山東肩負國家賦予的重大使命,以建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為重要契機,全力推進新型能源體系改革繼續向深向實。省能源局副局長岳建如表示,山東將統籌發展和安全,協同推進清潔能源規模發展和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著力打造“四大高地”,建設“兩大標桿”,全力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能源力量。

  (大眾日報記者 李振 劉 童 通訊員 劉長陽 胡錦程)

編輯:宮亮杰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兴安县| 禄丰县| 祁连县| 万州区| 大安市| 周口市| 鲜城| 海口市| 绵阳市| 东兰县| 孙吴县| 洮南市| 锦州市| 武宁县| 聂拉木县| 四会市| 紫云| 平塘县| 湘潭县| 饶河县| 海晏县| 博野县| 岑巩县| 汶川县| 广州市| 赣榆县| 惠州市| 阿勒泰市| 丹江口市| 美姑县| 洪湖市| 罗定市| 封开县| 平山县| 筠连县| 虎林市| 中卫市| 石柱| 满城县|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