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专区,欧美大电影免费观看,成人午夜av,麻豆视频在线看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數字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山東高標準農田“內外兼修” 綠色發展理念“生根發芽”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9-08 17:54:30
A+A-
分享

  中新網濟南9月7日電(孫婷婷)9月7日,在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瑞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玉米田里,一架經過改裝的無人植保機在空中飛行,大約間隔10秒釋放出一個彩色的赤眼蜂蜂球。“這是我縣開展的‘無人機釋放赤眼蜂綠色防控玉米鱗翅目害蟲項目’技術示范活動。”桓臺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科科長許衛霞介紹說。

  (資料圖工作人員正往無人機中放置赤眼蜂蜂球。羅靜 攝

  “每畝地釋放8個—10個赤眼蜂蜂球,一個蜂球可孵化1200只—1500只赤眼蜂。”許衛霞介紹說,無人機投放赤眼蜂蜂球1—2天,赤眼蜂即可羽化出蜂,將卵產到玉米螟等鱗翅目害蟲的蟲卵之中,完成寄生,以卵治卵、綠色防蟲。該縣還結合糧田實際,使用殺蟲燈、食誘捕器、性誘捕器、生物制劑等綠色防控手段防治玉米螟、棉鈴蟲、甜菜夜蛾等害蟲,降低殺蟲劑使用量,達到生物防蟲、綠色防蟲的目標。

  作為平均單產連續12年位居山東省首位的農業大縣,桓臺縣通過優選育種、減壟增地、智慧化耕種等措施,推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發展。目前,該縣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34.66萬畝。“我們還合理增加了玉米種植密度,由每畝4522株增加到4755.6株,僅增加的株數每畝地可增產30多公斤玉米。”桓臺縣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王錫久說。

  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農業大省山東“內外兼修”,除了注重建設和維護農田基礎設施等“外在”,更注重修煉“內在”,下功夫提升耕地地力、改良健康土壤,促使土壤“水、肥、氣、熱”與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高度協調,實現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一個人可以管理500畝地噴灌,每畝可節省60元(人民幣,下同)人工費,再加上電費和油費成本,灌溉一次能節省3萬多元,還能節水40%左右。”在德州市齊河縣胡官屯鎮金穗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新建成投用的噴灌設施,讓該合作社理事長袁本剛對所托管的6萬畝地的管理更有底氣。

  齊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志慶介紹說,該縣編制高標準農田10年規劃。目前,農田已基本實現每50畝一眼機井、每200畝一網格、每5000畝一支專家隊伍、每50000畝一套綜合服務站,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地力足、災能減、功能全”的高標準農田九大配套體系。

  臨朐縣爭取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近日落戶柳山鎮,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該項目共爭取資金5000萬元,包含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項目。”柳山鎮黨委書記李霞說,項目建成后,示范區農業產值可達12億元以上,帶動民眾增收5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臨朐縣通過實施土地整理及農田地力提升、深化“土地托管”、完善設施配套等方式,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加強技術推廣、創新種植模式,全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高產穩產,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5萬畝,糧食年總產3.2萬噸,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新泰市羊流鎮億路發農機合作社工人們正忙著將收獲的玉米進行脫粒。陳陽 攝

  在泰安市新泰市羊流鎮黃草村的農田里,大型玉米聯合收割機在田野駛過,摘穗、剝皮、裝倉、秸稈粉碎,整個作業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該村種植大戶劉西華正在將存儲倉里的玉米裝進拖拉機車斗,他今年種植的60畝玉米,畝均產量預計超過1300斤。“以前我們這里是山嶺薄地,一年只能種一季玉米或者花生,產量也不高。整治成高標準農田后,一年種兩季,產量也比以前高了15%左右,一畝地能多收800多元。”劉西華說。

  近年來,新泰市著力抓好耕地保護、地力提升和高效節水灌溉,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糧食生產土地根基。通過土地平整、修復溝渠管網等措施,將碎地變整田、丘陵變沃土,成了高標準“良田”,讓土地重新煥發勃勃生機。越來越多村民嘗到甜頭,從土地上看到新的希望。截至目前,新泰市共建成高標準農田56.3萬畝。

  “用無人機植保省時又省力,能根據天氣情況及時高效的對小麥進行植保,節約人工,減少農藥用量,增加產量,改善品質。”臨沂市蘭陵縣糧友之家家庭農場經理劉偉表示,該農場以智慧物聯網平臺為依托,采用“高標準農田+數字化農田+智能化管護”模式,利用大數據分析、水源運行監控、耕地質量監測點、小型氣象預報站等科技和設備,多措并舉建設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利用的高標準農田。

  目前,蘭陵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98.29萬畝,有效推進了當地農業規模化種植和專業化經營,節約了大量勞動成本,使當地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第三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山東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2年底,該省新建成高標準農田2371.7萬畝,累計建成7456.7萬畝,為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特別是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突破1100億斤大關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山東力量。

編輯:陳桂芹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翁牛特旗| 苗栗县| 上饶市| 邢台县| 淅川县| 清远市| 丰城市| 兴仁县| 聊城市| 韩城市| 龙门县| 巴楚县| 桐乡市| 北票市| 武清区| 永和县| 清丰县| 建阳市| 鄄城县| 和顺县| 沈丘县| 江城| 夏邑县| 扎囊县| 遂平县| 九龙城区| 长沙县| 武威市| 闵行区| 安乡县| 平安县| 庄河市| 大洼县| 玛多县| 叙永县| 鱼台县| 明光市| 嵊泗县| 桃源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