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本報通訊員 劉久巖
進入數字化時代,人大代表如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更好地履行職責,是新時代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重要議題。莘縣作為全省“數字人大”平臺建設3個試點縣之一,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積極探索“數字人大”平臺的應用與拓展,推動數字技術與人大工作深度融合,不斷提升人大工作質效,助力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構建線上代表履職陣地
莘縣人大常委會依托“數字人大”平臺建設,全方位搭建人大“云上”陣地,打通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成立以常委會主任為組長的數字人大建設專項領導小組,制定“數字人大”平臺管理辦法等系列制度體系,先后舉辦3期專題培訓,覆蓋各鎮(街)平臺管理員及各級人大代表共650余人次,確保各線上模塊能正常運行,各級代表能熟練掌握并運用到人大工作中,有力夯實平臺搭建的“云”基礎。
據統計,目前427名市縣兩級人大代表已全部入駐平臺開展履職活動,28名平臺管理員實時開展線上服務,確保平臺運行通暢。將“數字人大”平臺功能簡介在各鎮(街)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工作室廣泛張貼,組織人大代表向群眾宣傳“數字人大”平臺,持續提高平臺的知曉率和使用率。圍繞代表履職和核心業務,創新打造了“代表開講·聚能堂”“云上人大·微學堂”“代表智庫·聚力行”等一系列具有莘縣特色的數字化人大代表學習、履職品牌,不斷豐富“數字人大”的內涵與應用場景。
數字化評價代表履職
“我今年的履職積分已經121分了,全縣排名前十。”“我再參加兩次活動就能趕上你了,咱可不能落后讓人笑話。”這是兩名縣人大代表正在討論履職積分的場景。針對部分代表閉會期間履職熱情不高的問題,莘縣人大常委會依托“數字人大”平臺探索建立了人大代表履職積分量化考評體系,對代表履職情況進行科學、量化的識別、評價,構建代表管理、指導及退出機制。制定細化的量化積分標準,對代表參加會議期間工作、代表閉會期間列席縣人大常委會會議、參加學習培訓、參加代表視察調研活動、聯系選區群眾活動等9項履職情況分別進行賦分,對提出優秀建議、監督解決實際問題、群眾滿意度高、獲得榮譽等情況的代表設立履職加分項,代表履職得分公開排名,實現了代表履職評價的具體化、數字化,激勵代表履職“有為”。
今年8月,莘縣依托“數字人大”平臺開展“代表監督護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線上主題活動,住莘縣的350余名各級代表積極參與,依托線上線下履職平臺開展代表監督活動452次,填寫調查問卷340余份,提出優化營商環境、精簡進企檢查、改進專業人才引進待遇等意見建議44條。莘縣依托數字化代表履職評價體系,著眼于明年的人大換屆,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機制,對履職意識不強、能力不足、不能正常履職的代表果斷亮出“紅黃牌”,確保代表隊伍的先進性和代表履職的高效性。
線上監督惠及民生福祉
縣、鄉兩級的人大代表位于社會治理的最基層、最末端,離老百姓最近,熟悉和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莘縣人大常委會依托“數字人大”平臺建設,設立聚焦民生、反映民聲的“代表隨手拍”特色模塊,并將其與政府市民熱線平臺對接。與政府部門協商制定問題解決機制,一般問題48小時內響應,復雜問題10個工作日內辦結,問題辦結情況告知代表并征求反饋意見,構建涵蓋問題提交、交辦、辦理、反饋、評價的完整工作鏈條。鼓勵和引導代表主動走進群眾中間,廣泛聽取民聲民意,積極發現基層中存在的諸如農村人居環境、噪音擾民、道路擁堵等關乎民生的小問題、微線索,并將問題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反映到“代表隨手拍”模塊,問題線索同步轉至市民熱線平臺,監督和推動政府通過解決這些民生小事,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圍繞拓展人大代表收集社情民意與民生問題線索的路徑渠道,莘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代表監督365”活動,各鎮(街)代表聯系選民工作室將“代表聯系選民二維碼”上墻亮相,選民掃碼即可添加代表的個人微信,讓代表與選民“碼”上見面,確保群眾能隨時找到代表反映問題、了解問題解決進度。截至目前,平臺“代表隨手拍”模塊已推動解決道路交通不暢、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不到位、攤販占道經營、違規停車等民生實事50余件。
2025-09-15 19:12:56
2025-09-15 19:12:13
2025-09-15 19:11:41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