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董金鑫)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設施漁業,探索集約化、高密度的鱸魚水產養殖,成功形成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多贏局面。
12月7日,在位于茌平區的山東泰豐鴻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智能化養殖車間里,一名工人身穿藍色無菌服,穿梭在排列整齊的養殖池之間。隨著自動投喂設備的啟動,飼料通過管道被精準地輸送至投喂口,一群群肥美的魚兒歡快地擺動著尾巴,爭相搶奪著食物,一時間水面上水花四濺,閃爍著耀眼的銀光。
“在控制臺上微調投喂的速度與量,可以確保每一條魚都能得到充足且適量的食物供應,同時又不會造成飼料的浪費。”山東泰豐鴻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朱輝介紹,他們通過智慧化養殖對企業自主培育的加州鱸魚——魯鱸1號細心呵護,讓它們在最佳的養殖環境中茁壯成長。
加州鱸魚原產于美洲,在被引入我國后,多集中于廣東、浙江、四川等南方地區養殖。然而,山東泰豐鴻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卻憑借自身獨特優勢,在江北地區成功開辟出廣闊市場。
自2016年成立以來,該企業目前已擁有170畝生態外塘,還著力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智能養殖車間。在養殖模式上,企業采用循環水系統,以液氧支持高密度養殖,且整個過程綠色環保。以養殖桶為例,直徑4.8米的桶內可養殖約5000尾鱸魚,成魚養殖周期僅需90到100天左右。目前,泰豐公司年生產加州鱸魚400萬斤左右,加州鱸魚苗種孵化7000萬尾,年產值2.8億元。
據了解,該企業的智慧養殖模式為內陸漁業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路與成功范例,對推動我市乃至更大范圍漁業現代化轉型有著積極且深遠的意義,有望帶動更多漁業從業者探索創新,共同邁向漁業發展新高度。
我市聚力創新發展鄉村坑塘漁業、設施漁業和特色漁業,構建起以現代化漁業企業、規模化養殖基地和鄉村坑塘漁業“三位一體”的漁業產業新布局。2022年以來,全市累計改造鄉村廢棄坑塘1.8萬畝,新增設施漁業800余套,提升特色漁業產值超過13億元,典型做法被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予以推廣。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