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洪祥
本報通訊員 王國寧
“沒想到,退休多年,我們又‘升官’了……”11月29日,東昌府區新區街道的老黨員們調侃著自己的“職務變化”。
在東昌府區新區街道,有很多黨員退休后積極發揮余熱,到居住小區擔任“紅鄰書記”,他們充分利用自己對社區工作情況熟、威望高、善協調的優勢,引領帶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小區治理,當好小區里的保潔員、宣講員、服務員。
甘當義務保潔員
每天清晨天剛亮,中巨社區糧局家屬院居民都會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在清掃路面,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是保潔員。這是家住該小區的老黨員武清義,熟悉他的居民偶爾開玩笑說:“清義叔,你是不是想把這段路承包下來領工資啊!”武清義總是笑笑:“要啥工資,我這既打掃了衛生,又活動了筋骨,一舉兩得。”
就這樣,武清義堅持了十幾年,不嫌臟、不嫌累。在擔任“紅鄰書記”后,有居民反映下水道有異味,他積極聯系清淤工人,對糧局家屬院地面污水井定期清淤,跟著清淤車全程監督,第一時間清掃干凈井蓋上粘到的污物。60多個井蓋,他一個個地檢查、一個個地清掃。
夏天,悶熱的天氣加上難聞的氣味,別人看到都繞著走,可武清義從來沒嫌棄過。冬天,寒風凜冽,武清義堅持早起清掃,成為小區居民最熟悉的身影。
愿為紅色宣講員
火車跑快全靠車頭,小區和諧全靠奉獻。“共產黨員就要在各項事業中發揮帶頭和模范作用。”這是新紡苑小區“紅鄰書記”劉玉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他組織小區退休黨員成立“銀發宣講團”,結合傳統節日和各類文化活動,向青少年講述黨的光輝歷史,開展“我和黨的故事”“紅色家風”等主題宣講20余場。他還針對小區老年人開設特色課堂,組織青年志愿者為老年人講解如何使用智能機、如何在線支付、如何清理手機垃圾軟件等知識。同時,開展反詐宣講,講解如何識別群發信息和鏈接的真實性、安全性,幫助老年人識別各式各樣的詐騙信息和手段。劉玉洪的這些舉措,就像拉近鄰里距離的一根“紅線”,構建起“互信互容互合互助”的鄰里關系。
爭當居民服務員
“我原來在區委工作,是區委派到咱們小區來的‘紅鄰書記’,大家有啥煩心事都可以和我說,我盡力而為,為大家做好服務。”在八一社區軍分區家屬院,閆保明的開場白實實在在。初到小區的他,就聯系各方資源,在小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茶話會,舞蹈、合唱、太極、詩歌朗誦……精彩節目應有盡有,有請來的專業演出人員,更有家屬院里的“能人”“達人”,氣氛熱烈。閆保明擔任“紅鄰書記”僅兩個月的時間,就舉辦了義診、文藝演出、電影放映等5場公益活動。“他很細心,一直為小區的大事小事操心,爭取各方面資源支持。”該小區居民王洪堯說。
東昌府區新區街道積極聘請退出領導崗位和退休的黨員干部到居住小區擔任“紅鄰書記”,他們以實際行動參與文化惠民、社區治理、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為小區建設發揮自身余熱,引導更多居民主動加入小區治理,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推動基層治理蝶變升級。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