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呂曉磊
大河湯湯,華夏泱泱。作為黃河下游重要的節點縣城,東阿縣境內沿黃57.25公里。這里的黃河岸邊,夏日的暑意并不十分濃烈,客人絡繹不絕。8月5日上午,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作協創聯部、山東省作家協會、山東黃河河務局及我省沿黃有關市黨委宣傳部承辦的沿黃九省區作家“新時代黃河流域山鄉巨變”主題創作暨“全國知名作家齊魯行”活動舉行。考察團一行40余人來到東阿考察、采風,感受新時代黃河保護治理的發展變遷和黃河岸邊鄉村振興的美麗新畫卷。
黃河落天走東海,大河上下滿目新。站在艾山卡口極目遠眺,黃河如帶、喜鵲翩躚,放眼望去,兩岸蔥綠。“我來自青海,青海是黃河的源頭,山東是黃河的入海口,綿延5000多公里的黃河穿越了九省區。”青海省作協顧問、青海師范大學文學院原教授劉曉林表示,全國生態保護一盤棋,黃河上、中、下游生態環境各有特點,此次來到聊城的東阿縣,了解到艾山卡口是黃河下游河道從寬變窄的分界線,是東阿獨一無二的地域特色,也看到東阿正以生態為底色、文化為靈魂,呈現出嶄新的風貌。
沿著黃河大堤一路前行,大約十幾分鐘的車程,考察團來到魚山曹植風景區。魚山坐落于東阿縣城東南20公里的黃河北岸,它不僅是黃河文化的重要載體,還是佛教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也是有“才高八斗”之譽的東阿王曹植的長眠之處。四川省作協創研室策劃部主任、眉山市作協副主席張生全感嘆,文脈、水脈、景脈交匯于此,成為東阿縣一張獨特的風景名片。
作為山東現代水網主骨架的重要“一軸”,黃河是山東主要客水資源。位山引黃閘是黃河下游最大的引黃閘,引水流量240立方米每秒,肩負著引黃濟津、引黃入衛和聊城市450萬畝耕地灌溉用水的任務。在位山引黃閘旁,考察團成員聽相關負責人講述城與水、水與城,黃河養育著600萬聊城人民、滋養著這片神奇土地的故事。內蒙古烏達區紅十字會副監事長劉惠春不由感嘆,一路走來,更進一步理解了為什么說黃河是母親河,也看到聊城大地上展現出的一幅日新月異的黃河新圖景。
在東阿的采訪活動結束后,考察團將一路向東,繼續赴淄博、濱州、東營等地市深入考察,多方面、多角度記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和齊魯大地山鄉巨變的時代印記,并創作推出一批反映山東發展成就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優秀文學作品。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