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政哲) 11月6日,薛王引河波光瀲滟,水質監測浮標靜立水面,見證著水質的持續向好。水質改善帶來的生態補償資金,讓高唐縣實現了從“生態包袱”到“綠色財富”的華麗轉身,生動詮釋了“好水生錢”的綠色發展理念。
在九路泊車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員林方華正調試智能立體停車設備。“廠區用電一半來自車間光伏。”他指著車間頂部的光伏板說。在奧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嶄新生產線高效運轉,公司負責人付振山表示:“獲評國家綠色工廠后,我們更堅定了發展合成生物技術的信心。”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如今,企業綠色化轉型已成為高唐產業升級的生動縮影。
高唐縣發改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劉軍介紹,全縣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141.61萬千瓦,年發電量12.34億千瓦時,均居聊城市首位。時風集團生物質熱電、通威“漁光一體”等項目持續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目前,高唐縣53.75萬千瓦風電項目并網發電,唐公溝濕地修復穩步推進,綠色工廠、綠色園區不斷涌現,生態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發展優勢,綠色版圖越繪越廣,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2025-11-07 16:38:34
2025-11-07 16:34:58
2025-11-07 16:27:3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