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民
青年者,國家之魂。新時代的年輕干部,成長于一個機遇與挑戰交織的激蕩年代。前方,有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腳下,亦有轉型期的復雜與艱難。如何在這“不確定性”日益增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成長的“確定性”?答案就在于錘煉“四不”品質,筑牢安身立命、建功立業的基石。
信念如磐不搖擺,用思想的深度,鑄就政治的堅定。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今天的信念,絕非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歷經思辨的認同。它要求我們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深學黨的創新理論中,掌握其貫穿的立場、觀點、方法。當面對紛繁復雜的輿論場,能否以理論之刃剖解迷霧;當遭遇風浪考驗,能否處變不驚、保持戰略定力——這份“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底氣,正源于思想上的徹底清醒與政治上的無比堅定。信念,最終要落腳于“理論的實踐化”,將系統觀念、矛盾分析等方法,轉化為破解基層改革難題、推動發展的“金鑰匙”。
紀律托底不逾矩,用敬畏之心,守護人生的航程。紀律是年輕干部成長路上最可靠的“安全帶”。它看似是限制,實則是保護。要時刻警惕“溫柔”的圍獵,年輕干部手中或大或小的權力,容易成為別有用心者的目標。一次看似尋常的請托,一份不值一提的“心意”,都可能成為決堤的“蟻穴”。我們必須知敬畏、存戒懼,嚴守底線、不越紅線。紀律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要慎獨慎微,常破“心中賊”,于無人監督時恪守原則,于細微小事處保持警惕,在日常修煉中真正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實干為要不旁觀,用奮斗的腳步,丈量青春的價值。“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年輕干部的成長,最終要在實踐的沃土中實現。要堅決摒棄“佛系”心態和“躺平”思想,主動到任務重、矛盾多、壓力大的崗位上去“自找苦吃”。在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化解一樁樁矛盾糾紛的過程中,練就擔當的“寬肩膀”和成事的“真本領”。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最高奮斗目標。
創新賦能不守成,用創造的激情,點燃發展的引擎。年輕干部最寶貴的,是那股敢想敢干、勇于突破的銳氣,要敢于向舊有模式、慣性思維挑戰。創新,源于對現實的深刻洞察,它要求我們既要抬頭看天,關注“國之大者”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更要低頭走路,深入基層,發現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堵點。一個流程的優化、一項服務的改進,皆是創新的生動實踐。要保持“空杯心態”,終身學習,大膽探索,敢于將新知識、新技術轉化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
2025-11-07 16:38:34
2025-11-07 16:34:58
2025-11-07 16:27:3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