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潔
近日,連鎖餐飲品牌西貝因預制菜問題陷入輿論旋渦,羅永浩公開質疑其“幾乎全都是預制菜,還那么貴”,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則堅決否認并稱將起訴,雙方你來我往,引發公眾廣泛關注。這場爭議不僅關乎一家企業的聲譽,更將預制菜這一產業推至輿論風口。
預制菜,顧名思義,就是把菜品原材料預加工或預烹調,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餐飲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預制菜憑借快速烹飪、快速出餐等優勢,迅速占領市場。但隨著預制菜產業的快速發展,關于它的爭議也從未停歇,其中不乏負面評價。“衛生狀況差”“營養價值低”“添加劑多”……諸如這類聲音,反映了公眾對其仍存在一些疑慮。
筆者認為,預制菜行業是我國餐飲行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要理性看待,它并非公眾想象中的“洪水猛獸”,而是現代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更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將其視為促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這一政策導向并非空穴來風。預制菜通過標準化、規?;a,能夠有效降低餐飲企業成本、提升出餐效率,適應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求。據行業預測,2026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2024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要求預制菜“不添加防腐劑”,并對其范圍作出清晰界定——凈菜、主食類產品、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等并不屬于預制菜。這意味著,國家正在通過嚴格標準推動行業走向規范、透明。預制菜并非一定與“不健康”畫等號,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嚴格落實生產標準、是否公開透明、是否把好食材關和工藝關。
身為將預制菜作為重要產業來發展的地區,聊城正積極探索一條品質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徑。如聊城糧鹽集團依托本地糧食資源優勢,打造“聊百味”“一簞食”等品牌,推出具有文化內涵的預制菜產品,并通過“中央廚房+N”模式構建從生產到配送的一體化供應鏈。莘縣則立足“中國蔬菜第一縣”的產業基礎,大力發展以肉類、果蔬、烘焙為代表的多元預制菜品類,推動農業由“賣原料”向“賣產品”轉型。這些實踐不僅沒有帶來食品安全問題,反而通過標準化生產、全程可追溯、冷鏈配送等技術手段,更好地保障了食品的新鮮與安全。
當然,預制菜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確實存在部分企業以次充好、生產不規范等問題,也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但這正是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共同推動完善的地方,而不是全盤否定整個產業。正如羅永浩在后續回應中所說,“不反對預制菜,終極訴求只是讓消費者獲得知情權。”公眾的擔憂本質上是對“信息不透明”的焦慮。因此,預制菜企業應當主動公開食材來源、生產工藝、添加劑使用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政府部門也需加快出臺細分標準、加強監管,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2025-09-15 09:42:29
2025-09-13 11:17:07
2025-09-12 17:28:0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