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上午,中國聯通江門市分公司智能大廈內氣氛熱烈、高朋滿座,江門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數字化人才培訓項目開班儀式在此隆重舉行。這標志著自5月30日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以來,江門正式按下數字化轉型加速鍵,全面啟動試點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才培育工程。
本次活動由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指導,廣東網聯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聯通江門市分公司協辦。市工信局相關領導、行業權威專家、新型智庫機構以及來自全市的130余位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現場洋溢著數字化轉型的蓬勃生機與無限活力。
(圖一、開班儀式現場)
今年5月30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名單,江門市成功入選。這是國家對江門制造底蘊與數字潛能的至高認可,更是僑都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本次培訓項目的開展,標志著江門市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圖二、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張斌副局長做開班致辭)
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斌在開班致辭中表示,當前,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改變全球產業格局。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與發展的“必答題”,更是廣大中小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面對變革,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關乎企業未來,也考驗著我們每一位企業決策者的智慧與魄力。
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制造基地,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活力強勁,是我市經濟韌性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支撐。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不少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戰略模糊、路徑依賴、人才短缺等現實困境。尤其在企業核心決策層,是否具備數字認知能力、戰略規劃能力和執行落地能力,直接決定了轉型的成效。正因如此,我們堅持把人才培育作為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的基礎工程和先導環節,著力打造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幫助企業管理者拓寬視野、提升素養、突破瓶頸。
(圖三、中國聯通江門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朱凌云做致辭)
中國聯通江門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朱凌云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企業,江門聯通將充分發揮網絡、技術、人才等優勢,為江門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創新發展。
(圖四、中國工程院譚建榮院士做主旨演講)
在隨后進行的院士分享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通過視頻方式作了《數字經濟與數字轉型: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主旨演講。譚院士從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中小企業轉型路徑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圖五、政府部門代表就地方實踐難點向院士請教)
在互動交流環節,譚院士與在場嘉賓、學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市工信局電子信息與工業互聯網科科長王慶就江門在實際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中遇到的真問題、深問題向譚院士請教,包括數字化轉型的提質降本增效與實際產能過剩之間的矛盾,以及三四線城市在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如何深度融合發展等問題。譚院士指出:要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生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產品,解決產能銳減問題,實現精益制造和精益生產,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三四線城市要因地制宜,根據地方產業特色和企業實際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融合發展策略。
(圖六、院士為企業家學員代表授業解惑)
在學員提問環節,企業家代表就"中小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需具備哪些技術條件或做好哪些準備"請教譚院士。譚院士指出,數字化轉型沒有標準答案,企業負責人需要具備戰略眼光和博大胸襟,根據自身產品特點、行業特性和客戶需求,重構產業鏈、產品和工藝,制定個性化的轉型方案。他強調,企業要立足實際,循序漸進,找到適合自身的轉型路徑。
在培訓班的合影環節,全體學員齊聲喊出"邑起數轉,智贏天下"的口號,展現了江門企業家們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堅定決心和昂揚斗志。
(圖七、全體與會領導、嘉賓和企業家學員斗志昂揚,齊聲高呼:"邑起數轉,智贏天下")
據新型高端智庫的華南數字經濟(廣東)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本期培訓課程全面系統,既涵蓋宏觀趨勢與頂層設計,也聚焦實戰應用與融合創新;既注重戰略思維啟發,也強調技術工具落地。特別邀請到中國工程院譚建榮院士、以及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通過案例剖析、專題研討、互動交流等形式,為學員提供實用、管用的知識分享,助力中小企業將數字理念轉化為企業實踐。
數字化轉型是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江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江門市將堅決貫徹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部署,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國家級試點建設為契機,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完善數字化轉型推進機制,推動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為再造一個現代化新江門注入強勁數字動能。
【廣告】免責聲明:本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