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呂曉磊
本報通訊員 陳曉麗
8月12日,在臨清市鑫元農業有限公司的倉庫里,工作人員王玉芬將一包包花菇過秤包裝,這些花菇將通過電商直播間銷往全國各地。這正是老趙莊鎮花菇產業從傳統種植邁向“云端市場”的生動縮影,展現了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菇”的產業質變。
從“南國嬌客”到“北地新寵”
花菇本是南方特產,但老趙莊鎮通過“南菇北種”技術,結合本地氣候優勢,培育出獨具特色的高品質花菇。“花菇肉質細膩,但在北方規?;N植難度較大。”老趙莊鎮黨建辦副主任潘彤彤介紹,技術人員將南方優質花菇品種與北方耐寒培育技術結合,再輔以智能溫控大棚精準調控光照、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終于培育出兼具南方細膩口感與北方醇厚風味的花菇品種。
“我們的花菇頂面花紋舒展,菇肉厚實飽滿。”潘彤彤介紹,這種花菇富含多種氨基酸、花菇多糖及多種生物酶,素有“菌中之星”的美譽,全程符合有機種植標準,更使其成為市場青睞的“生態珍品”。
此外,老趙莊鎮還不斷延伸產業鏈,開發了花菇醬、花菇酒、花菇面條等深加工產品,并推出花菇文化IP,讓花菇從餐桌走向生活。
從“傳統種植”到“數字農業”
在鑫元農業有限公司實驗室里,技術人員正通過大數據平臺分析花菇種植的各項數據。“雖然當前非產菇季節,但這些數據能為下一季種植提供科學依據。”技術人員介紹,借助物聯網技術,老趙莊鎮為每個菌菇棚配備了傳感器,實時監測棚內的環境數據,并將數據傳至云端平臺。技術人員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結合花菇的生長周期和特性,為農戶提供精準的種植建議。
除了種植環節的智能化管理,老趙莊鎮還打造了“趙小花”IP,設計特色標識和包裝,開發掛件、書包等10余種文創產品,并通過舉辦花菇文化節、研學游等活動吸引游客;同時,在銷售端搭建了數字化平臺,通過電商渠道,老趙莊鎮的花菇暢銷國內各大城市。一時間,“花菇小鎮”名聲大噪,小花菇成功走出鄉村。
從“單點突破”到“全域振興”
如何讓花菇產業惠及更多村民?
老趙莊鎮創新構建“黨委+龍頭企業孵化器+N”的共富模式。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合土地、資金資源,引入龍頭企業鑫元農業有限公司,建設“共富農場”和“微小棚”。目前,全鎮已成立8家合作社,帶動15座“微小棚”落地,種植規模近百畝,年產量達600噸。2024年,合作社經營收入突破百萬元,村集體增收5.21萬元,真正實現“弱村變強、強村更富”。
老趙莊鎮的花菇產業價值鏈還在不斷拓展。深加工車間里,生產著花菇醬、花菇酒、花菇面條等產品;文旅園區內,花菇文化節、研學游、花菇宴吸引著八方游客;“趙小花”更讓花菇從農產品變成了文化符號——花菇形狀的掛件、印有花菇圖案的文創產品成了“網紅伴手禮”。
這種“農業+文旅+電商”的融合模式,正釋放“乘數效應”。從田間地頭到“云端生長”,從單一種植到多元融合,老趙莊鎮用一朵花菇“種”出了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2025-08-14 09:57:40
2025-08-14 09:51:24
2025-08-14 09:50:3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