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霞
本報通訊員 程彬 張相俊
眼下正是山農酥梨集中上市的季節,11月18日,走進冠縣桑阿鎮白佛頭村林場,百畝梨園內,梨農們分工協作,有條不紊地將采摘不久的酥梨裝筐、稱重、包裝、運輸,一派豐收景象。合作社負責人劉偉跑前跑后,忙得不亦樂乎。
山農酥梨是山東農業大學教授陳學森團隊在冠縣培育的優質、晚熟、耐儲的優良梨品種,具有個大、皮薄、核小、肉細、無渣的特點,含糖量能達到14%,每個都在500克以上,最重可達2千克。
談及創業經歷,劉偉說:“剛回到家時,嘗試過很多項目,都沒掙到錢,后來結識了山東農業大學陳學森教授,得知他正在培育一種新的梨樹品種,需要試驗場地。我就利用村里老林場的優勢,把山農酥梨項目引到了我們村。”山農酥梨在白佛頭村成功培育、試驗種植,不僅開啟了劉偉的創業之路,也讓他成了種植山農酥梨的“土專家”。
為了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劉偉帶頭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規?;N植山農酥梨。合作社土地流轉需要租金,引進梨樹苗需要錢,農資化肥也需要錢,合作社剛成立時,雖然村民有心嘗試種植酥梨新品,但受制于資金問題,參與意愿不強。
“合作社能有今天的豐收,多虧了潤昌農商銀行桑阿鎮支行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看著掛滿枝頭的酥梨,劉偉回憶起辦貸經歷,“當時鎮上通知我去開會,農商行工作人員在會上講解的惠農貸款政策,讓我看到了希望,當場就提交了貸款申請。沒想到第二天工作人員就上門來調查,很快為我辦理了70萬元貸款,幫助合作社走上了正軌。”
“我種了30畝山農酥梨,今年是第一年大規模掛果上市,行情很好,1公斤能賣到20元左右,個頭大的一個梨就能賣到50元。”劉偉高興地說。潤昌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在回訪中了解到,劉偉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增加收儲能力,拓寬銷售渠道,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致富,便及時跟進服務,將原有授信增加至150萬元。有了充足資金支持,劉偉對合作社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潤昌農商銀行依托當地酥梨產業,主動對接合作社融資需求,量身打造“酥梨貸”產品,通過向合作社統一授信+社員無感授信的方式,累計向村民授信135戶、2610萬元,為山農酥梨的推廣種植提供資金支持。在潤昌農商銀行的支持下,白佛頭村山農酥梨種植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已達200余畝,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