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曉偉 郝銳) 7月1日,東昌府區梁水鎮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里種植的鮮食玉米迎來收獲期。該光伏電站占地1300畝,為進一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合作社按照“國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在光伏電站的土地上種植鮮食玉米,,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我們合作社與公司簽訂的合同規定,鮮玉米回收價格為每噸1600元,這一畝地能收入2000多元錢……”在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王辛村黨支部書記王成峰說。2023年,王辛村黨支部領辦成立成豐種植專業合作社,采用國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由國興興農農服有限公司為村民提供玉米的管理方案、種肥藥的提供及玉米回收,并與合作社簽訂訂單。這種模式既發揮了國企的技術和資金優勢,又發揮了黨支部的組織協調作用,為村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
王成峰說,這種訂單式農業,讓村民在種植過程中有了穩定的收入保障,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種植積極性。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