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援青工作的向往,踏上了前往青海的征途。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深知教育對于個人乃至國家的重要性,更明白在邊疆地區推廣優質教育資源的緊迫性。在這一年的援青工作中,我深入了解了當地的教育現狀,也體驗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實踐與挑戰。
適應與融入:初到青海的感悟
初到青海,我被這里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所吸引。然而,很快我就意識到,這里的教育環境與我以往所熟悉的有著很大差別。特別是我發現民族班的孩子們身上存在基礎差底子薄、課堂的壞習慣較多等問題,學習習慣很不好。面對這些挑戰,我迅速調整心態,努力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與當地教師的溝通交流,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同時,我也積極分享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巧,希望能夠為當地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通過與當地師生的深入接觸,我逐漸融入了這片熱土,也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價值。
教學實踐:探索與突破
在歷史教學過程,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我嘗試將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地理解和分析歷史事件。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鼓勵他們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由于當地學生的歷史基礎相對薄弱,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和鞏固。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制作生動有趣的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還組織了各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通過這些努力,我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文化交流:傳承與融合。
在援青期間,我積極參與了當地的文化交流活動。我利用課余時間,深入了解了青海的民族文化、歷史傳統和風俗習慣。我發現,青海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獨具特色,這些文化元素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這些文化交流活動,我不僅豐富了自己的文化視野,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傳承與融合。我深刻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傳承文化、培養精神的過程。
收獲與反思:成長與前行
經過一年的援青工作,我收獲頗豐。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也深刻認識到了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我更加堅定了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和決心,也更加珍惜這次難得的援青經歷。然而,我也意識到自己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還需要更加多樣化和靈活化;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方面還需要更加注重傾聽和理解;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還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我也將積極參與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年的援青工作已接近尾聲。作為一名援青教師,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在這一年里,我本著“教育為先,學生為本”的原則,積極投身于青海的教育事業中,努力為當地學生帶去更多的知識和希望。現在我將這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以期能夠更好地反思過去,展望未來。
教研結對,共筑教育基石
教育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研的深入。在援青期間,我積極與當地的歷史教師建立了緊密的教研結對關系,積極開展教研結對活動,共同探討教育教學問題。我們通過集體備課、教學觀摩等方式,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我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為當地教師提供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與同事交流教學經驗,共同探討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在教研過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受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還深入課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為當地教師提供實用的教學建議。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提高了民中教師的專業水平,還為民中的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對學校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民中青年教師比例高,經驗不多,學校安排我與剛畢業不久的歷史教師公卻海日老師做好師徒結對幫扶工作。我本著“注重能力、講求實效、更新觀念、發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則,制定培養計劃。在結對幫扶過程中,我們一起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經過近一年的師徒結對培養,公卻海日老師無論在教學理論上、先進教育教學觀念的提高上、課堂教學環節上,還是在班級管理上、教學教研創新上都有了較大幅度地提高。
關愛學生,暖心陪伴成長
在這一年的教學過程中,我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學校,我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流、談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關心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孩子們提供了心理支持和關愛。我還給學生經常講內地的故事,講內地學生的故事,介紹外面不一樣的世界,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激發出他們想好好學習的動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利用周末空閑時間,我對才讓昂毛、德毛錯等同學進行了家訪,家訪次數不下十余次,實地了解藏族孩子的家庭生活,并為貧困學生提供資助,確保他們能夠接受優質的教育。這種關愛讓學生在成長道路上感受到了更多的溫暖和關懷,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工作,創新求實進取
在剛開始教學中,我發現民中的孩子們身上存在基礎差底子薄、課堂的壞習慣較多等問題,學習習慣很不好。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認為幫助學生克服壞習慣、養成學習好習慣、樹立遠大理想最關鍵。于是,在課堂上,我嚴格要求學生,從上課的坐立起行等小問題抓起,逐漸改變學生在課堂上懶散、精力不集中、紀律松散等不良習慣,同時上課注意自己的語速,放慢講課的節奏,使學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課堂上,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發言。我還注重與學生的互動,鼓勵學生提問、發表自己的觀點,努力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此外,我還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進行輔導和答疑,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在教學工作中我還注重創新和求實,積極探索適合青藏高原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入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公開課、教學觀摩、集體備課等一系列工作,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術帶到剛察民中,將山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剛察民中的同行,更進一步促進了山東先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在高原大地生根發芽。
經過不懈地努力,我在教學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我的學生不僅在學科知識的學習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同時,我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我深知,教育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在這一年的援青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事業的偉大與崇高,感受到了青海地區人民的淳樸與熱情,見證了青海學子們的成長與進步,也見證了援青工作給當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一年的援青工作,短暫而艱辛,讓我在青海這片熱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也收獲了成長和感悟。我將珍惜這段寶貴的經歷,繼續努力工作、不斷進取,為青海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也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繼續與同事們攜手合作、共同進步,共同譜寫青海教育事業的輝煌篇章。同時,我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加入到援青的行列中來,共同為青海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我堅信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青海的教育事業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美好的未來。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