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婁小皓
如何激發孩子內驅力?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7月8日,在陽谷縣獅子樓街道金園社區,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齊魯師范學院小學教育負責人滕秀芹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豐富生動的案例,對以上內容進行了講解,并提供了實操性建議與方法。
少年強則國強。近年來,聊城市婦聯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少年兒童心向黨”為主題打造“呵護幼苗 共助成長”工作品牌,同時充分發揮廣大婦女在家庭教育中的獨特作用,有力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筑牢機制根基,夯實權益保障網
堅實的制度保障是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基石。
聊城市婦聯著力構建全方位保障體系,守護未成年人發展權利。在政策層面,成功推動家庭教育納入政府民生實事,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出臺家庭教育五年規劃,為全市家教工作擘畫清晰藍圖、提供有力支撐。
資金投入是落到實處的關愛。近三年,市婦聯爭取市縣財政資金180余萬元助力家庭教育,并通過“春蕾計劃”募集善款380余萬元,惠及2350人次困境女童。家校協同機制實現突破,聯合教體局推出家校共育新舉措,打破資源壁壘,實現轄區學校與社區家長學校的陣地、師資、課程“三共享”,優化育人生態。建立“1(婦聯)+N(多部門)”協同機制,厘清部門職責,統籌各方資源,共同下好家庭教育工作“一盤棋”。
打造硬核平臺,織密服務支撐網
7月4日,東昌府區古樓街道向陽社區水城育家托育中心,5個孩子在2名老師的帶領下做著手指律動操。
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實施,如何推動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教育等問題越發突出。為此,市婦聯探索在社區開展托育、托管服務,“水城育家”托育品牌應運而生。同時,市婦聯參與山東省《3歲以下嬰幼兒生活照護托育服務規范》標準制定,推動嬰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高質量發展。
“助當下”還要“利長遠”。市婦聯推動陣地建設與專業力量雙管齊下,夯實服務基礎。成立山東省首家市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帶動11處縣級中心全面鋪開。創新聯合司法系統,實現鄉鎮家庭教育法治工作站全域覆蓋。聯防聯動筑牢安全防線,攜手公檢法司創新設立“水城潤禾”家教指導站、家庭教育檢察工坊,并建立涉家暴警情雙向推送機制。隊伍培育成果豐碩,組建11支專業服務隊,動態優化3000余名志愿者,培育579名市縣家庭教育指導師,賦能培訓超百場。品牌引領效應凸顯,“童友好 聊未來”品牌助力聊城躋身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名單;針對留守困境兒童家庭,通過“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定期走訪、“一對一”指導,確保關愛無死角。
創新活動載體,激活成長能量場
7月9日,市婦聯“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宣講活動走進聊城市人民醫院,為這里的500余名職工帶來一道精彩紛呈的“精神大餐”。
沒有花從一開始就是一朵花,沒有樹從一開始就是參天大樹,市婦聯深諳此理,精心設計豐富活動載體,有效激發家庭的內生動力。
舉辦“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巡講500余場次,常態化進村入社開展家教講座、親子實踐4000余場,惠及15萬余人次。首創“愛心媽媽+”精準幫扶模式,各級專職婦聯干部全員參與,2447名“愛心媽媽”形成“1+1+1+N”關愛聯合體(1名愛心媽媽+1名家教指導員+1名志愿者+N名兒童),通過家訪電訪督促監護責任,為留守困境兒童提供心理支持與安全守護。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切入點,積極組織各級婦聯舉辦親子活動、家庭教育講座、主題沙龍等文明實踐活動。舉辦聊城市慶“六一”國際兒童節文藝演出、家庭親子趣味運動會、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童聲合唱比賽、女童關愛普法行等活動,覆蓋40萬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守護。市婦聯將繼續發揮“聯”字優勢,將家教工作深度融入文明創建與留守兒童關愛大局,在突破中謀長效,于實干中塑品牌,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持續貢獻巾幗智慧與力量。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